English

奇珍至宝小水呈

2000-10-19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这是一个外表极为普通的清代乾隆官窑小水呈,器身高约4公分、直径约6公分、口径约3.5公分、底径约3.2公分,圈足,灯草底,全身为祭红釉,底款是四字青花篆款,一如普通官窑之精品,毫无特殊之处。然而此品由宫中流入社会后,曾有人传闻此品器内藏有景物,但又都未亲眼见过,道听途说而已。

解放初期,我在商号之中以物易物而得之。“文革”期间被抄家抢走,退还时还贴有号签,除标写品名外,另有红印“佳”字戳记,盖系整理鉴定时之遗痕也。此品可谓饱经沧桑,并因之而得到一个褒奖的“佳”字,这才是难以预料的不虞之誉。

我退休后,时常观察研究此品,但依然故我,毫无所得,恨不能起古人而问之。一日,在北房内阳光处,用放大镜向釉内观察,忽见釉中红色素完全消退,直达内部。于是可以看到浅黄色似花棵物质的写意画法,以及似竹叶状物的工笔画法。但这不是用金属彩色画的,而是用瓷土类物质堆塑的,也就是用瓷胎物质提炼出来的名为“瓷性”的物质。

康熙时期的郎窑红釉瓷器,在入窑焙烧时由胎反映到釉面的纹样为“瓷性”,因呈萝卜丝状故名曰“萝卜性”,此物为天然物。

这件小水呈的红色釉中的“瓷性”景物,是该品中的主体画面,另外还有两个附属画面。一面是数根黑色短发立栽在胎上;另一面是小条白色羊羔皮。这两个附属画面的物体最怕高温,但其为何在胎中受高温焙烧之后原形如新而不消失?并且用放大镜透视时不必选择方位,一照就是那个方位,此时另外的画面躲避到什么地方去了呢?几组画面不是同时看到,这就是设计的奥秘之所在。

乾隆时期的中国瓷业工艺已将“瓷性”发明,又能将最怕高温的头发与羊羔皮制于一器之薄胎上,施以不透明的祭红釉,同时又可利用光学原理消退红色素之釉色而透视其内部。这种肃穆其外,莫测于内的科学运用,是乾隆时代的奇特发明。

在中国历史上,瓷器自商初发明以后,逐渐发展到宋代时,大小名窑已把单色釉、复色釉及釉面雕刻技艺发展到了很高境界,到了元、明时代彩绘技术向前发展,清代的康、雍、乾时代则把彩绘瓷品推向顶峰。通称“瓷母”的大瓷瓶则是登峰造极之代表作,它把各种瓷釉、装饰彩釉,排列16个装饰区,圆复一周。尽管其配制方法,焙烧温度完全不同,但仍将各种技艺于一器,且把握得游刃有余,这是对有瓷以来的一次总结性的特殊制造。

“瓷母”是在瓷器胎面与釉面技艺的表现上前所未有的大总结,但在瓷器胎内的创造上还没有一件代表性作品。于是,乾隆时代便将已发明的“瓷性”置于器内,又将最怕高温的“头发”与“羊羔皮”也置于器内,胎外施以不透明的祭红釉,经过科学处理的焙烧后而不消失,同时运用光学手段(日光+放大镜),还可以消退釉面色彩以观其内。运用多种科学于一微器之身,这是中国历史瓷器在乾隆时代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标志,令人叹为观止。即使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,对于该小水呈所使用的科学方法,也还无人能理解并做出科学的解释。中国历史瓷器的工艺之精深奥秘,这件小水呈即是证明。

遗憾的是,自1997年以来,由于各种原因,我能够看到器物内景色的时候越来越少了。因此,我非常迫切希望有关部门,特别是光学研究机构,能够制作出一部在室内随时可以观测其内部景物的仪器,这样便可以时时欣赏到这件宝贝的奥秘。另外,这样的珍宝久藏于收藏家之手不甚妥当,似应由国家收藏,再配以制作出来的光学观测仪,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历史瓷器的艺术魅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